【職涯成長】35歲後就不能轉職了?獵頭怎麼看?
我曾看過一篇國外研究指出,31到35 歲進入職涯中期的人,在工作中最不快樂。他們感到能力被低估、沒有成就感、沒有動力,比其他職涯階段的人更常想著轉換工作,同時,卻又擔心是否值得去做出這樣的行動。
進入到三十後,我們看待工作的價值觀可能有許多不同,也會因為選擇的生活方式,開展出不同責任、眾多他人期待的擔負,促使開始認為必須要做些什麼,使得坊間常常會有許多關於三十五歲的職場討論。
這年紀再不轉職就沒機會了?
進入到特定年紀無法成功轉職,並不一定只因為是「年紀」而導致,而是年紀伴隨帶來的限制。好比說,現在的你需要考量到家庭收入、擔負房貸、居住地點,當能取捨的條件變少,自然也會影響到轉職成功率。
再者,雇主對於25歲與35歲的求職者期待有所不同。35歲意味著已經有了超過十年的年資,雇主會更期待職場人已經對某一個產業知識已經熟稔,不只擁有單一的一技之長,更是擁有多個技能的組成,譬如:管理技能、溝通技能等。又或是擁有個人資源的獨特性,包含人脈網絡、個人品牌等。
當我們是忽略雇主期待、自我盤點不足的情況下,進而在「跨出去」嘗試投遞履歷後,會很容易發現到履歷回覆率,和以前的求職經驗相比少上許多,導致誤解為是因為「年紀」的關係。
因此,與其思考年紀,倒不如先問清楚自己:
- 工作,對自己的價值何在?
- 熱忱/成就感,是否一定要由工作來滿足?
- 是否充分理解市場、雇主對於此年資的期待?
- 面對轉職,金錢的預備金是否準備充足?
- 面對轉職,內心與時間的準備度如何?
趁早轉換跑道拿高薪?
有些人會認為在這個年紀,必須趕快「轉換跑道」來換取高薪。但事實上,高薪只是一個「結果」,高薪需要建立在某個相同的產業鍊、技能組合下作轉換,才更容易有薪資談判的籌碼。
這如同有些職場人與我分享,雖然過去沒有管理的經驗,基於想突破現階段薪資水平,因此,想以「轉換到主管職」為目標。但管理職,仍然是一種「結果」,是奠定在過去你的工作歷程,管理潛力、領導特質被認可後,來到這個職涯階段所產生的結果。
如果想獲得高薪,必須同時注重「過程」與「結果」,不只單純視「轉換」為唯一解法。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去思考,想要獲得高薪,那我過去是怎麼做的?現在又可以怎麼做?我還需要準備些什麼?
自我關切勝過於自我批評
有些人常擔心,這階段轉職是不是不好?是不是我不夠知道自己要什麼?或是我過去哪裡做得不足夠?然而,這樣的心情,很有可能會讓我們卡在「一時的自我批評」,而無法有更建設性的思維和做法。
無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,在這個階段開始在思考轉職,嘗試去確保你的動機是出於長遠職涯能走的更好。畢竟,現代人的職業生涯很長,很有可能到60多歲都仍然在工作。如果你現在正膠著於35歲年紀很大,有著諸多對於工作的擔心,不妨試著擺放心境到65歲,想想你會如何看待現在35歲的自己?你會建議自己該怎麼做呢?
*歡迎同步收聽更多細節內容: 【Podcast】傳說中的35歲魔咒是真的嗎?
Happy Hunting!
Lynn
延伸閱讀
最新職涯深度工作坊
《 職涯深度系列 – 專屬你的優勢說明書》
2022年最新開課:2022/6/18-19、2022/8/6-7、2022/10/1-2、2022/12/3-4
版權宣告 :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,請勿任意利用、引用、轉載。用戶如發現其他個人或組織涉及侵害本網站著作權或商標權,請立即與我們聯繫。
本站法律顧問:吉常同法律事務所陳盈光律師
「OFFER GET!資深獵頭的履歷面試全攻略」這堂求職課程目前已募資成功,並在2021/9/21上架,即將面臨轉職的朋友,不妨將這門課搭配《但願你因工作而閃亮》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