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
【職涯成長】居家辦公感到好累?如何適應遠距工作?

 In 原創文章, 職涯成長

因應疫情,不少企業組織開始啟動居家辦公的機制,這也連帶影響許多職場人面臨工作模式轉變的新挑戰。

有候選人跟我分享到,他即將要去一家新公司報到,但不確定是否能在未見面的狀況下,快速融入到團隊之中。或者是,有的人在實施居家工作後,發現到——原來在家工作,似乎沒有像想像中這麼放鬆,反而感到工時更長。

如果你正遇到一些遠距新挑戰,讀友不妨可以檢視是否正面臨以下兩個狀況?我們又能有什麼樣的方法來更好因應它。

 

1.你感到似乎沒辦法好好休息?

以前是下班可以回家好好休息,但現在很有可能連“書房”都是你的工作場域,甚至,有的人家中是沒有辦公場域,使得必須要在餐桌上辦公。當工作與家庭生活融合在一起,不免帶來一些心煩氣躁。

 

➜ 因應方式

  • 切割出工作場域

在家中建立一個專屬的工作區域,並時時提醒自己,在這個場域下只做跟公事有關的事情。場域的大小並不是重點,而是養成我們對於環境能有特殊連結,以更好的狀態進入到工作之中。當下班後,便能藉以離開特定場域做轉換,來提醒自己「已經下班」。選擇性回覆關於工作上那些急迫的事情,使得自己能有休息的空間。

  • 養成新的固定節奏

建立一些關於上班、下班的新習慣,會讓我們更有儀式感。好比說,在家辦公雖然省去了通勤時間,但仍在固定的時間起床,洗漱後為自己做一些規劃,例如:搜集特定資訊、準備一頓早餐、瑜珈自我沈澱等。開始醞釀進入上班後的情緒,使原來的通勤時間產生新價值。

 

 

2.你感到溝通效率降低?無法掌握他人想法?

居家辦公後,有職場人苦惱地和我提到,被同事回饋文字溝通能力不佳的狀況。過去在實體辦公室,我們可以更加直接、頻繁地,與主管同事核對事情的進度、準確度;但是居家辦公以後,這種直接核對必須透過信件、文字訊息來間接傳達,此時,文字表達與解讀字句的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。

 

➜ 因應方式

  • 預先架構訊息內容

若是以「文字方式」來傳遞資訊,必須預先考量「如何能在最短時間,讓對方能看到重點,並且能夠展開互動」。

職場人不妨在送出文字訊息前,檢查內容的精確性,包含:

  • 訊息中,是否能快速看出來意?
  • 待確認的點列重點有哪些?
  • 希望對方採取的行動?
  • 對方需要留意回覆的時間?
  • 主動保持數位能見度

 

另外,有意識建立個人的「數位能見度」,也會是遠端辦公的好習慣。由於身處於不同場域工作,很難馬上看到主管、團隊夥伴的彼此狀態,往往造成當事情已經出現問題,才發現彼此並「不同頻」。因此,保持主動溝通,讓合作對象能同步你現在的進度,更能夠促成搭配默契,並減少誤會的發生。甚至,主動問好、關心彼此近況,也能夠在距離下保持一定的人際連結。

 

 

後疫情工作觀:從平衡到整合

最後,面對居家辦公,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一部分,是心態上的轉換。

過去,我們容易以“時間”或“場域”,來劃分工作與生活的界線,講究「工作與生活間的平衡」。但當工作與生活界線變得模糊時,已經很難再用我們慣有的眼光來劃分。假使我們仍用著過去眼光來期盼平衡,可能會使自己感到無所適從。

與其思考如何切分乾淨來達成工作與生活的平衡?也許我們能夠思考不一樣角度:如何“整合”工作與生活?這意味著,工作是我們生活整體的一部分,工作並不與生活衝突,反而能夠是相容。如果你感到他們的“不相容”,不妨去好原因奇並構思如何更好協調的方式。

*歡迎同步收聽更多細節內容: 【Podcast】如何有效率地進行遠距工作?

 

Happy Hunting!
Lynn

延伸閱讀

【職涯成長】自由工作者該注意的職涯事

疫情解封,如何展開有效率求職?(P.12)


最新職涯深度工作坊

《 職涯深度系列 – 專屬你的優勢說明書》
2022年最新開課:2022/6/18-19、2022/8/6-7、2022/10/1-2、2022/12/3-4

 

版權宣告 :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,請勿任意利用、引用、轉載。用戶如發現其他個人或組織涉及侵害本網站著作權或商標權,請立即與我們聯繫。

本站法律顧問:吉常同法律事務所陳盈光律師

 

資深獵頭的履歷面試線上課程

OFFER GET!資深獵頭的履歷面試全攻略這堂求職課程目前已募資成功,並在2021/9/21上架,即將面臨轉職的朋友,不妨將這門課搭配《但願你因工作而閃亮》使用。

 

 

Recent Posts

Leave a Comment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