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
【職涯成長】你知道「壓力」正影響你的職涯發展嗎?

 In 原創文章, 職涯成長

與壓力共處是現代職場人必修課

不曉得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:雖然自己沒有感到壓力,但身旁的人卻常和你說:「你看起來壓力好大。」要你歇一歇,緩一緩。身為現代職場人,時時刻刻生活在快節奏、高度壓力中,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新常態。然而,當我們已經習慣壓力存在身上,想要辨識出「壓力」反而變得不容易。

 

職場發展新課題——壓力

我曾看過一份國外研究,該研究指出商務人士手上同時會有30到100件進行中的待辦事項,每小時會被打擾至少7次,每天分心2.1小時,更有約40%的大型企業,經常處於組織重整期。這些事件皆會對職場人產生壓力,長期累積下來,可能造成失眠、體能下降,甚至內分泌、免疫系統失調。

但是,現代人對這樣要求嚴苛、不確定性高,經常被打斷注意力的工作環境,卻已經習以為常,社會氛圍也鼓勵人們踏出舒適圈,承接更多挑戰,將「壓力」視為一種成長、被社會需要的肯定,這可能導致我們逐漸對壓力麻痺,直到出現嚴重職業倦怠或身體機能嚴重受損時,才為時已晚。

這也使「與壓力共處」,成為現代職場人的新課題。如果想要以較正向、健康的方式與壓力互動,「認識壓力」就是重要的第一步。也就是,我們是否能在日常生活中,覺察到自己正感受到壓力?壓力程度如何?壓力引發了哪些想法、情緒、行為?有意識地培養這種能力後,就更能建設性地管理壓力。

如何與壓力共處

 

以建設性眼光看待壓力

若以我的自身歷程分享,我認為在與壓力共處的路上,理解到——壓力只是「結果」,是過程所累積的「想法」、「情緒」產物,才能更有機會使自己意識到:覺知自己狀態的重要。覺知,也就是收集關於自己身體、心裡、腦海的各種反應,這使我們有機會讓知道自己正在經歷什麼,進而從中有不同的選擇。

如果你也正在思索該如何更好面對壓力,以下兩個方法,是我一直持續練習至今:

1.體認並接受壓力的存在
抵抗或刻意否認壓力的感受,其實無法幫助我們跳脫壓力的惡性循環,反之,當我們感身體緊繃、心情焦慮,先冷靜下來,接受自己正感到壓力,並有意識地告訴自己這是壓力引起的自然反應,就較能放寬心,等待其自然消退。越是勉強對抗焦慮,或急著擺脫不舒服的感受,只會衍生出更多負面情緒,進而又增加壓力,使我們陷入死循環中。


2.好奇那些超過90秒的情緒、想法

在練習自我覺察的過程中,曾聽過我的老師分享:「情緒的產生到褪去,其實只有90秒」。這段時間長度,可作為我們評估情緒的參考基準。壓力下,持續湧出大量想法與情緒,誠屬自然;但如果90秒後情緒仍未褪去,或壓力事件結束後,身心仍維持亢奮狀態許久,我們的心智就可能逐漸被佔據。因此,當觀察到情緒持續超過90秒,就可以主動好奇它:壓力事件是否勾起有特殊意義的回憶?為何如此在意?讓這個觀察,成為我們反思、練習的機會。

正視壓力對我們造成的影響

曾有位專業經理人,和我分享到:「在壓力下,能夠『在』跟『定』,是領導人的關鍵能耐。」意即,在壓力下能堅守崗位、平衡自己的狀態,並與團隊共同設法度過挑戰,其實也成就了我們在職場中能走到的高度。

面對競爭激烈的環境,我們必須不斷適應與改變。而務實的做法,是開始以建設性眼光來應對與管理壓力,學習與壓力共處。當我們能掌握這種管理壓力的能力,也有助我們面對人生、職業生涯的種種關卡。

當然,如果你正面臨嚴重的壓力困擾或是身體反應,為自己尋求專業的醫生協助是必要的。身為職場人,希望我們都能在職涯路上,依然保持身心安康,用健康的方式走出自己的理想。

 

Happy Hunting!
Lynn

 

延伸閱讀

【Podcast】職場舒心操 – 你認識自己的壓力嗎?

如何挖掘自己的獨特性(P.168)

最新職涯深度工作坊

《 職涯深度系列 – 專屬你的優勢說明書》
2022年最新開課:2022/6/18-19、2022/8/6-7、2022/10/1-2、2022/12/3-4

 

版權宣告 :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,請勿任意利用、引用、轉載。用戶如發現其他個人或組織涉及侵害本網站著作權或商標權,請立即與我們聯繫。

本站法律顧問:吉常同法律事務所陳盈光律師

 

Recent Posts

Leave a Comment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