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求職策略】什麼才是可以被接受的離職原因?
『離職原因到底應該用什麼理由來包裝?』『這個被裁員可以說,還是不能說?』像這樣對於離職原因的疑惑,常讓人在準備面試時,感到摸不著頭緒,不知道該如何說才好。
以我自己做獵頭,確實也會評估Candidate每份離職原因的邏輯,而這份邏輯更多隱含的是——這個人如何詮釋這件事的發生,看重的工作焦點為何。
若是以雇主角度,則期待透過求職者描述離職原因時,推測該人選的穩定性、對於職位的承諾度,如果能夠傳達出「過去的離職原因不再影響下一份工作」,將能減低一些雇主用人的疑慮。
有鑑於此,無論我們是因為何種理由而離開一份工作,當你正在糾結要不要說?如果要說那要怎麼說?這類想法時,我會很建議抱持三個關鍵心態,來導入在離職原因的陳述設計。
關鍵心態一:簡短回答點
許多職場人常會擔心雇主不夠了解,誤讀自己的離職原因,而大量地補充細節。過度交代離職過程,這不僅無法讓人感受到自信心,在解釋過程中,反而讓雇主產生疑點,或抓到其他風險訊息。
假如,離職原因為部門縮編,若解釋太多,聽起來可能如下——
- 「因為之前就有聽說我們部門要縮編,後來我在原職位等了三個月,想說應該有機會繼續留下來服務,沒想到新的主管上任之後,只留了一位原本的小主管,其他都被解雇了。我本來有在爭取繼續留任,可惜部門沒有太多人事預算……」
即使描述符合事實,太多的細節也容易模糊焦點。不妨試著將敘述再精簡一點:
- 「由於部門因業務方向改變而縮編,因此而離開了前公司。」
簡短回答,有助於雇主清晰掌握離職理由,也不會有過多資訊分散注意力。
關鍵心態二:積極正向
無論離職理由為何,都要讓對方感覺到你是抱持正向心態。
主動尋求更好的發展、想在oo專業上更精進、正在尋求職涯轉型因為oo等,都是常見的正向回答類型。
如果離職理由的表述是:「前公司因虧損無法支付薪水、與客戶有溝通困難……」這樣回答,站在面試中,都是一種負向式回應,可能會讓雇主進一步思考:「你是不是發生什麼隱藏原因,而產生這樣的結果呢?」
若你發現自己常使用負向式的回答習慣,我們可以嘗試在這個離職理由上,想想正向的部分來轉化:
例1「前公司因案源不穩過度虧損,無法支付薪水。」
➡問問看自己在這段經驗中在案源期待是?➡ 轉化回答:「想訓練自己接觸更多不同案型。」
例2「與客戶有溝通困難,無法適應辦公室風氣。」
➡ 問問看自己過程中,期待溝通方式的是? ➡ 轉化回答:「 自己的優勢在於跨部門協調,想找到對應的發展空間。」
轉化後的敘述,減低了雇主從離職理由聽到的風險,也增加求職者的正面印象,但這一切我建議仍要落在真實的基礎上。
關鍵心態三:真實肯定
以我的角度來看,求職時適度的包裝是需要的,但也無需過度包裝。
現今雇主都相當重視資歷查核(Background Check),想要完全隱藏離職原因並不容易,我通常會建議,盡可能真實地去整理你的離職原因,並注意自己在職場上的口碑,才能更靈活地應對面試時的挑戰。
若是在先前職涯中,當初就是有一些不夠成熟的決定,譬如太過輕易轉換工作,直接對雇主揭露也是一種作法。不過這個部分還是要回歸到正向表述,讓雇主知道,自己已經有了新的想法、學會重新看待組織文化、也準備好進入下一份工作,以真誠的姿態,也才會有被理解機會。
總結來說,如果你正面臨不確定該如何陳述離職原因時,不妨導入這三個心態:簡短回答、積極正向、真實肯定,來梳理出洽當的陳述方式。
當愈能梳理清楚這部分,也意味著我們對於自身職涯進程更有故事性,能夠自我挖掘出——原來我在意的是ooo、當初思慮不周的是ooo、我更渴望的是ooo。
這都有助於我們在面試中,自然而然地透露出正向氛圍,增加面試時的說服力,期待讀友都能將敏感議題,轉化為一顆面試好球題。
「OFFER GET!資深獵頭的履歷面試全攻略」這堂求職課程目前已募資成功,並在2021/9/21上架,即將面臨轉職的朋友,不妨將這門課搭配《但願你因工作而閃亮》使用。
Happy Hunting!
Lynn
延伸閱讀
【面試的藝術】哪些思維誤區正干擾你的面試?
該如何應對面試時的資料查核?(P.133)
最新職涯深度工作坊
《 職涯深度系列 – 專屬你的優勢說明書》
兩日工作坊:2022/6/18-19、2022/8/6-7、2022/10/1-2、2022/12/3-4
版權宣告 :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,請勿任意利用、引用、轉載。用戶如發現其他個人或組織涉及侵害本網站著作權或商標權,請立即與我們聯繫。
本站法律顧問:吉常同法律事務所陳盈光律師
thanks for sharing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