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獵頭看履歷】透過跳槽換工作真的好嗎?
為了更好或更快取得薪資與頭銜的成長,部分職場人或許會選用跳槽當成籌碼,來跟既有公司談判,亦或是直接轉換到新公司中。
我曾聽過有些積極的國外雇主,直接在公司祭出——若員工拿到競爭者的Offer,則可以直接以Offer上的薪資數字做倍數加乘,這樣的做法雖讓員工趨之若鶩,但會採用如此作法的雇主也有其文化動機。
在“透過跳槽,讓工作愈變愈好”風氣逐漸流行下,回到職場人的立場,是否真的為我們自己的職涯加分呢?
其中的利弊,將會在文章中逐一探討,期待協助讀友能在跳槽評估時,針對自身的狀況做出更好的決策。
A、什麼是跳槽?
跳槽是指傾向於常在公司之間移動的職場人,甚至是指每隔一到兩年從一間公司移到下一間公司。對於該詞的定義有許多不同,而在過去職場中,這個字眼出現常被視為一個負面標籤。
以獵頭的角色來看跳槽,我會更認為是因為更好的物質條件(也有非物質條件驅動的可能),在職期間即“跳”到某間公司去。
譬如,你或許在午餐時刻,聽到同事用帶有點八卦的語氣提到:「欸,你有聽到Cindy跳槽去A公司的風聲嗎?我聽說啊⋯⋯。」這樣的情境通常帶有些敏感的色彩。
面對跳槽,不同世代的職場人有著不一樣的詮釋。面向新世代的職場人,似乎更傾向爭取的即時滿足感,與相較冒險的職業道路。
B、跳槽的優點
接觸更多種工作環境
透過跳槽,能夠藉由原有經驗籌碼,去接觸多種的公司環境,包括內部運作方式、流程與決策依據。在這加速的過程中,能更有機會能弄清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或是擅長的環節。
我的一位Candidate,簡稱他為John,早期是做某軟體技術的開發工程師,他在職涯早期頻繁地換工作,跳槽原因是——他想去驗證自己在這個技術上的頂點。
透過幾段雇主的回饋,事實證明他對於技術領域與實作能力非常高,但也由於這段跳槽經驗,讓他理解技術職薪資、向上發展方式的模式,並非他感到理想的,則毅然在早期階段轉往業務職。
當然,轉換到業務職,John經歷不短的陣痛期,但他過去所待的每間公司,熟悉IT部門運作的有利人脈,形成了業務的敲門磚,讓技術經驗加上轉譯能力,成為他業務角色上的獨特優勢。
潛在薪水更高
以談判籌碼來看,在職轉換的跳槽,往往比離職求職來得好。與同一公司的年薪相比,通常更容易獲得較大幅度的加薪。
假設Candidate A與B的職位、領域、年資背景都相仿,但A還在公司線上,B則是離開崗位。
倘若雇主真的很喜歡A,除了給予薪水成長外,甚至會考慮給予A未拿到的獎金補償,譬如還未發放的年終、業績獎金等,來爭取他提前進入公司的機會。
由於B已經離開崗位,則不見有這樣的(或必要的)談判空間。再者,雇主對處在待業期的B,可能更想先瞭解離開工作的事實。

面試,履歷,找工作,轉職,人資,顧問,雇主,獵頭,職涯,職場
C. 跳槽的缺點
歷經職業角色的週期不夠全面
我記得我曾在一個宮廷劇上看到這句話:「能在太平盛事時期治理的軍王,不一定能治理亂世。」這樣的邏輯,我認為也適合套到跳槽上。
在職涯早期,在趨勢的甜蜜點上跳槽,或許沒有太大的問題。譬如,你憑藉這專精某項新興的開發技術,不斷在有這樣A、B、C公司興起狀態上跳槽,獲取不錯的薪資漲幅和年資。
但當進入職涯中後期,這樣的跳槽資歷卻可能出現風險。潛在雇主可能開始在這樣的資歷上,期待看到更多橫向溝通、帶人經歷、商業策略等。
一旦潛在雇主出現如此期許,過高的薪資(跳槽薪資的成長方式,與市場水平的均值是另一個衍生議題)也可能有讓他們卻步,甚至在第一時間放棄面談。
因此,如果是習慣跳槽來轉換的職場人,必須預先設想當:趨勢的紅利期用完後,工作該如何佈局,以免造成職涯發展、或薪資成長後繼無力的狀態。
難以發展牢固的關係
人脈關係的質量,往往比數量來得更重要。
與同一個老闆或同事長期合作,將建立更緊密的聯繫,使他們以後更有可能幫助你,甚至再次雇用你。雖然跳槽也能夠累積不同公司的人脈,但對於牢固深度關係的積累,則有很大的不同。
對於跳槽頻繁的履歷,職場人也容易面對潛在雇主對於轉換動機的疑慮。
假設同樣都叫做業務主管的職缺,A與B雇主的聘人動機可能非常不同。
A雇主是期待的是尋求一起打拼的長期戰友。B雇主則期待透過短期從職場人身上,尋求技術、人脈資源的汲取。
試想而知,B的薪資能給予的幅度大,但核心根本並非是以長期發展作為交換;相反地,以這樣構建的履歷背景,也自然仍容易伴隨長期忠誠度的問題衍生。
面對職涯選擇,沒有標準答案。但多一份理解,將有助於跳槽的評估,在做出決策時不妨思維看看——
- 我所屬的該產業,如何看待跳槽?
- 我尋求新機會的物質與非物質動機是否清晰?
- 我是否已經現有工作中,創造出最大成就而達到天花板,因此選擇跳槽?
- 跳槽後,我的再下一份工作會是什麼?
祝福你在下次跳槽時,做出關鍵的智慧決策。
Happy Hunting!
Lynn
延伸閱讀
《 職涯深度系列 – 專屬你的優勢說明書》
2022年最新開課:2022/6/18-19、2022/8/6-7、2022/10/1-2、2022/12/3-4
任何報名相關問題,請以 LINE:@903uxkec 聯繫。
版權宣告 :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,請勿任意利用、引用、轉載。用戶如發現其他個人或組織涉及侵害本網站著作權或商標權,請立即與我們聯繫。
本站法律顧問:吉常同法律事務所陳盈光律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