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
【求職策略】如何優雅拒絕工作機會(Job Offer)?

 In 原創文章, 求職策略, 獵頭經驗, 面試的藝術

【求職策略】如何優雅拒絕工作機會(Job Offer)?

面試是一段漫長的過程,終於到所有機會都塵埃落定之時,你做出了一個決定:你不想要這份工作。對於不習慣說「No」的職場人,該如何開口拒絕,又能留下正面印象?往往是另種內心挑戰。

轉換到用人主管,或協助進行面試的招募人員,花費在求職者身上的隱性成本也是不少的,譬如,排開行程進行面試的時間、面試來回的溝通心力等。因此,適時表達拒絕的藝術,也是展現職場人專業態度的一部分。

那麼,我們該用什麼方式,來拒絕工作機會,並又能保持自己的專業可信度呢?

關鍵一:積極禮貌的即時告知

有些人的無法開口,是擔心對用人主管、招募人員,留下不好的觀感,拖延了告知的時間。但這可能讓對方處於「無所適從」的狀態中,不確定是應該轉往爭取下一個候選人呢?或是重新開始一輪招募過程。

事實上,如果你清楚知道這份工作不適合你,那麼,明確的拒絕,對你和潛在雇主都是正確的。面試是一個雙向評估的過程,面試讓潛在雇主有機會決定你是否為一個合適的候選人,也是你評估職位和公司是否適合自己的機會。

婉拒這個機會(Job Offer),並不代表拒絕這家公司,而是現階段選擇暫不合作,但未來呢?或許還有機會成為夥伴關係,又或者這家公司或面試官,成為自己資源人脈的一部分。


或許未來某一天有更適合你的職位出現,而非現在的職位,
與潛在雇主保持關係,也屬於一種「人脈」,
不論他們是獵頭、用人主管、人資招募。

關鍵二:選對溝通管道與理由

許多人會苦惱到底要用電子郵件,還是電話來拒絕比較合適。我會建議,評估你在面試過程,與對方的連結度來做決定。

如果在面試過程相談勝歡,彼此連結度不低,這時以書面形式(電子郵件或者簡訊,端看你們先前常用的溝通管道)先告知,再選擇合適的時間,親自致電過去與對方表達感謝,會是保持連結的好方法。近一步的口頭溝通,會讓人感受到你的慎重,對留下好印象是有所幫助的。

而拒絕信件寫法,與感謝信一樣,應以專業簡潔的方式書寫,簡明扼要表達你拒絕的主要原因。

假設主要原因,是因為工作薪資不符預期,你可以重申對該職位的正面感受,並道出你必須因薪水而婉拒。

如果是因為公司文化、未來主管或產品或服務,缺乏吸引力,那麼單純感謝機會,並表達這和自己的職涯不同就足夠了,盡量避免任何可能造成潛在雇主看似「批評」的文字。

最後,還有另一種情境是,有些人的無法開口,是來自於:不討厭這個機會,只是卡在某一兩個點上。

如果是這樣的狀況,在拒絕工作機會之前,都值得主動與對方澄清任何不確定的問題。若你是值得爭取的候選人,招募人員寧願投入一點額外的時間,確保你的興趣意圖、與卡住的想法,甚至爭取適當的談判籌碼,而不是重新尋找候選人。

把握好每次的溝通機會,也是為未來的可能橋樑鋪路。畢竟業界說大不大,說小不小,就算你不是待在同個產業,當時所對應到的面試官或人資,會不會有天也轉換到新公司,剛好又與你對上,這是永遠不知道的。

因此,下次展開拒絕前,別忘了優先以正面角度來詮釋,充分表達感謝,以便與職業網絡中的每個人,保持良好的關係。

資深獵頭的履歷面試線上課程

OFFER GET!資深獵頭的履歷面試全攻略這堂求職課程目前已募資成功,並在2021/9/21上架,即將面臨轉職的朋友,不妨將這門課搭配《但願你因工作而閃亮》使用。

 

Happy Hunting!

Lynn

 

延伸閱讀

沒經驗,跨領域轉職的履歷怎麼寫?

如何在團體面試中脫穎而出?(P.130)

最新職涯深度工作坊

《 職涯深度系列 – 專屬你的優勢說明書》
2022年最新開課:2022/6/18-192022/8/6-72022/10/1-22022/12/3-4

 

版權宣告 :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,請勿任意利用、引用、轉載。用戶如發現其他個人或組織涉及侵害本網站著作權或商標權,請立即與我們聯繫。

本站法律顧問:吉常同法律事務所陳盈光律師

 

 

Recommended Posts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