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
【職涯成長】轉當自由工作者,你該注意的職涯事(下)

 In 原創文章, 獵頭經驗, 職涯成長, 諮詢經驗

Copy of Copy of Copy of Copy of Copy of Copy of 寫個吸引人的頭條簡介 複本 複本-5.png

上篇的分享,有讀友來信問到:「每個人都可以當自由工作者嗎?」

它可以是每個人考慮的選項,但還是必須去客觀評斷自己的價值觀、安全感、個性特質與歷練階段,以及理解外界對此角色的需求期待與信任高度,再來選擇適不適合、要不要把自己放在這樣的角色作發展。

在這篇下集文章中,將接續提醒讀友轉當自由工作者,我們該要有的意識,意識到這個角色是怎麼運作,和在職場工作者的不同之處,再去做評估與調整。

意識三:知道自己的認可將直接被考驗
若脫離公司組織後,你的專長或技能是被市場認可的嗎?不少人會在這樣的命題回答:「是」。考量到在公司歷練不短的時間,也取得不錯的成績,但其實這無關能不能將這自由工作者這角色發揮得好。

專業能力的被認可的這件事,必須要有層次性的盤點。

✔ 第一層次的評估是了解:「你的經驗技能在“公司”被認可」與「你的經驗技能在“市場”被認可」是相當不同的。

去掉公司認可的招牌,直接面對市場上的稀缺性以及個人識別度,攸關了身為自由工作者的議價力跟談判籌碼。自由工作者依個人能力決定在市場上的價值,有越多案主來洽詢越好,代表在市場上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及口碑,對自由工作者來說也有更多挑選案子的機會。換個角度來看,甚至如同是在創業。

✔第二層的思考是:「你的經驗技能是否能搭配“不一樣的模式“做產出?」

在某間公司工作,這間工作所身處的產業鍊角色、吸引的客戶型態、固定的商業模式,都會影響你做事的那一套模式與方法。意味著,你可能在這家公司工作了十年,但熟悉的就是這一套的思維應對。

舉例來說,你是專注開發的軟體工程師,當今天你要獨立去談需求,甚至不同種類的客戶,不一樣的期望要求、交辦節奏、品質細緻程度,這和以往只專注做核心業務是很不一樣的。
必須意識,自己不再是身處在“某個組織招牌”下,為所吸引到的“某個族群”做事。你可能不能只專注在做核心業務,或者只接某個特定族群的案件。這時候的應對,可能更需要仰賴自己『廣泛』的經驗,來輔助你聽懂其他人的語言,並做出換位溝通來理解客戶需求,這樣的彈性特質培養,不一定是『深』所帶來的。
1

有沒有一群信任你的人,正等著你為他們完成某件事情?有沒有一群盟友,正在有聲有色地地做一些事情?與他們談話,也許可以給予你切入的靈感。

意識四:安全感決定你能走多穩
✔ 你對於金錢的安全感為何?是否有風險管控及財務規劃的習慣?

自由工作者脫離公司後,立即會遇到的是勞健保該怎麼處理。勞健保的部分,可以加入相關產業工會,由工會協助投保,健保也可以掛在地方公所下或跟著眷屬。

而收入取決於案子,時間並不固定。不像任職在公司,每個月都會有固定的薪資入帳,透過工作來達到收支平衡。因此,在財務規劃上要更加謹慎,要考慮:
  • 如果沒有案子的期間該如何因應?
  • 案主沒有準時付錢的時候該怎麼辦?
  • 投身自由工作者前,自己有沒有預備好週轉金?
  • 有沒有好的同行人脈,能在案件量過多負荷不來時,幫忙你接案或分攤?

最好給予自己一段時間並建立一套方法,確保每個月的基本生活開銷可以被滿足,將每個案件收入平均分攤成穩定的現金流。能達到如同一般工作者的現金流穩定狀態,這可能需要花上一年以上的時間。

而接案量難以無法預測,你必須了解自己對於金錢的安全感為何,知道自己的低水位在哪並預先準備,避免自己因為心慌而亂接案,反而影響案件品質,甚至成長空間。

2.png

一套新職涯與生活模式,需要不短的時間與信心去驗證可行性,有一套『自我照顧策略』是不可少的

意識五:履歷成就必須靠自己創造
✔身為自由工作者,你要怎麼客觀評估自己有進步?接下來要怎麼發展?

在公司中,會有相較明確的目標設定,譬如KPI的條件、能力與職等直級的匹配、成就匹配的晉升或加薪空間,或直接透過轉換公司取得更好的機會空間。

但自由工作者的挑戰來自於:沒有明確的制度、考核,來衡量發展程度到哪裡。你可能覺得今年收入不錯,有一些案件流量,但完成這些案子的能力,若放在人才市場做評估,它是否仍是突出?

若缺少客觀審視自己的習慣,很可能就造成了兩三年後,能力並沒有太大的躍升,甚至沒有案源可以接了,想回到職場,卻又卡住的狀態。

事實上,每次的接案都是對個人能力的檢驗,除了報酬外,案主的滿意度、後續合作的機會,或是人脈的經營,這些都關係到自由工作者在市場上的價值,及未來有沒有機會接到更好的案子。

因此,經營的前期,需要要關注的不僅是眼前實質的報酬,當你已經是「自由」工作者,更應該要能有“如何透過(自由)時間超前一般工作者“的思維,多問自己:

  • 這個案件對我的成長空間在哪裡?
  • 我的時間投入是否值得專案的成就?
  • 這個客戶對我做案件的評價如何?
  • 他是否願意幫我引薦其他客戶?

正因沒有公司的招牌幫你背書,自由工作者反而需要更謹慎地維護自己的名譽,主動創造自己的履歷,建立起長遠的個人口碑。

Nothing seeking, nothing finding.

信任感對自由工作者是很重要的,在合作夥伴心中有:「交給你就對了!」並在結案日期如承諾時間交付有品質的結果,攸關著自己的專業形象

 

期待接下來讀友能更細緻考慮這個角色,設想到應該要積累什麼、怎麼取得合作夥伴信任,再來去設計你的商業模式中,工作型態、客群樣貌與服務層次是如何,做一位“真正自由”的自由工作者。

 

Happy Hunting!
Lynn

 

延伸閱讀

版權宣告 :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,請勿任意利用、引用、轉載。用戶如發現其他個人或組織涉及侵害本網站著作權或商標權,請立即與我們聯繫。

本站法律顧問:吉常同法律事務所陳盈光律師

 

 

Recommended Posts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