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獵頭看履歷】別掉入轉職履歷的誤區

*本篇文章最下方有音檔做閱聽。
【獵頭看履歷】別掉入轉職履歷的誤區
不論你是出於什麼原因進行職業轉換,弄清楚自己下一步想做什麼之後,接下來最大的挑戰就是:如何有效地去展示自己來爭取新機會。
現在的履歷,更像一份行銷工具,說明為什麼自己是這個工作的最佳人選,這和過去慣用陳述事實的撰寫方式,相當不一樣。但往往卻看到不少求職者,直接使用過去所使用過的履歷,來投遞新的工作機會,忽略了履歷格式與內容寫法也有它的流行性,造成求職過程中產生無形的阻力。
而從我看過大量的轉職履歷中,有四種撰寫誤區是常常會出現的,包括:
(1) 資訊過多
因為害怕自己缺乏直接的經驗,或是怕不符合某項資格,進而將每份工作經歷、成就,甚至細節全部描述在履歷上頭,希望用來彌補不足的缺口。但若轉換到閱讀者的立場,這樣的履歷是更難看出重點,甚至令人感到欲蓋彌彰。
(2) 主觀表達
(3) 欠缺關聯性
(4) 缺乏說服力
若你經過一家新餐廳,但廣告文宣上寫著:「本店廚師對於料理有絕對的熱情,但是尚未有實際下廚經驗。」這時的你,會想要進去這家餐廳花錢品嚐嗎?這樣比喻雖然有些誇飾,但求職者卻常使用這樣的描述,來表達極大的興趣與熱情作轉換,卻欠缺了讓潛在雇主信服的理由,譬如說明為什麼你有興趣?這和你能做得好這份工作有什麼關聯性?

若想要避免這些誤區,在我們開始撰寫轉職履歷之前,必須先釐清:這次我們面對的是什麼樣類型的轉職?是否具備與新職位有關的直接經驗?
如果沒有直接相關的經驗(跨領域、跨產業、跨角色、跨地域),那在下筆前,則更需事先研究想應徵的產業、職位資訊,才為自己的履歷提供明確焦點和主題,來爭取到面試機會。並且,你可以透過以下四點來輔助:
(1) 扭轉心態
與其擔心自己的資格不符,倒不如先大膽放下擔憂,有策略去做嘗試。職場人常會因為自己的某塊資格不足,在求職時而感到卻步。但以我個人的工作經驗來說,雇主最後決定錄取的候選人,很少會看到是百分百符合每項所需資格的,反倒是有些共同特質:彈性、積極熱情和高學習潛力。而這些被錄取者的資格背景,甚至和雇主當初所開出的職缺說明書上(JD),完全大不相同。
因此,將注意力放回能控制的地方,專注對方能理解的方式下,去溝通自己的優勢和能力。
(2) 策略嘗試
(3) 不被經驗綁架
我們再換個例子,如果你是課程講師(A)想轉為業務(B),你可能會在履歷上寫下:自己教過哪些課程、待過哪些單位、輔導過多少學生等成功經驗。這時不妨再多問自己:
- 我現在寫下經驗,和業務有什麼關係?
- 如果我認為有關係的話,關聯性在哪裡?
- 我要怎麼將這些關聯性轉述性轉述為為技能,告訴他人我能做得到?

如果你仍感到模糊,不訪試著與感興趣產業背景的工作者交談。一旦他們了解你的背景,便能夠透過他們對所在領域的經驗了解,抓出哪些角色可能與你相關,甚至你的優勢。
(4) “Highlight”自己
“利用我四年的軟體開發工程師經驗,透過適當的用戶社群、廣告活動建立適當的渠道,將各種應用工具做到行銷策略與執行,建立起有效口碑傳播。”
“經驗豐富且有成就的招募顧問,期盼利用對熟悉組織的業務需求,與高層合作的溝通技巧,來推動人才解決方案,提供不同觀點注入銷售團隊。”
以此表明,你了解雖然你沒有典型的工作背景,但你了解在這職位上,取得成功所需的條件,並且你能有什麼不一樣的優勢可以帶到新角色上。
面臨選擇,永遠都是大議題。
有時候奇妙的是,順境不一定會帶來學習,逆境卻可能激發智慧,去面對心裡深藏的轉職,並且找出方法去實踐它、平衡它,也是種磨練自己對於生活其他方面的突破,期待之後聽到你的好消息!
「OFFER GET!資深獵頭的履歷面試全攻略」這堂課程正在募資階段(~2021/7/22),於募資期間購課將能享八折優惠,即將面臨轉職的朋友,不妨透將本線上課程並搭配但願你因工作而閃亮享用。
【求職策略】LinkedIn: 下一個不被忽略的完美結尾 (技能與推薦)
最新職涯深度工作坊
《 職涯深度系列 – 專屬你的優勢說明書》
2022年最新開課:2022/6/18-19、2022/8/6-7、2022/10/1-2、2022/12/3-4
版權宣告 : 本站所有文章未經事先書面授權,請勿任意利用、引用、轉載。用戶如發現其他個人或組織涉及侵害本網站著作權或商標權,請立即與我們聯繫。
本站法律顧問:吉常同法律事務所陳盈光律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