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求職策略】面對想應徵職位,我的資歷『過多』該怎麼辦?
的確,有時候當我們的職涯走到一定階段時,也許會本身性格、價值觀的轉變,或家庭等外在因素,開始思考著:想走『慢』點,甚至『往下蹲』一點。像我有位候選人處於總監(Director)職級,擁有超過15年的工作經驗的他,管理不小規模的團隊,累積了亮眼成就,但他開始感覺自己承受了非常巨大的職位壓力,嚴重影響了自己的生活。相反地,現在的他只想尋找一個只需要八年工作經驗,負擔很少的管理責任的工作。
但若是你有過資歷過多(Overqualified)的求職經驗,應該會發現其實這沒有想像中容易,面試碰壁機率是非常高的,進而產生這樣的疑惑:「我具備高於職位要求的經驗,對雇主來說,不是應該是件好事嗎?」
那麼,接下來我們就先來看看:為什麼我們的過多經驗反而變成阻礙,總被認為這是件壞事。
1. 試著先理解雇主的擔心:不是你不夠好,而是我怕沒辦法給你想要的。
- 擔心薪資預算
在開始招募過程之前,針對每個職缺都會有一定的預算範圍,這也代表了聘用候選人能給予的薪資範圍。因此,若你明顯擁有比其他候選人有更多的經驗和技能,即便還沒進行到薪資討論階段,也會自然被認為:因為能帶來更多價值,而會期望更高的薪水,這就是一種:
可預見薪資談判失敗的高風險,也影響了人資、招募在第一關篩選履歷時產生的卻步,畢竟從開啟職缺到進行聘用的過程,都會耗費許多無形成本。
- 擔心你失去熱情
如果你先前從事是更高階的職位,或擁有更多的職責、處理更大格局的任務,而現在要去處理好似降一階的工作,雇主就算是有能給Offer的能力,但仍會擔心因為無法提供更有挑戰的事物,讓求職者感到無聊、沒有成就感(最糟的是負面情緒影響同事與做事效率),等一旦有更好的機會出現,進而選擇離開。
- 擔心你叫不動
即使你在面試中告訴雇主,願意做任何需要的工作並配合團隊腳步。但如果你曾擔任過與應徵職位相同或是更高職級,雇主仍會擔心你會不會只想訂定大方向,而不想去做細節的投入,無法落實執行。
- 擔心權力關係
直屬主管通常為面試中的用人主管,如果你比將來的直屬主管具有更多工作經驗,對方會伴隨擔心:你是不是真的會願意接受他的要求去執行任務?甚至,若用人主管自知技能尚未成熟,他心裡也會擔心:你會不會會對他的命令產生質疑、批評,對自己在團隊、在公司的立場,產生不利影響。
- 擔心隱藏問題
「為什麼這個求職者願意談這個位置?」這是當我在呈現資格超標的候選人,必然會被人資、雇主問到的問題。如果你的經驗能力是可以為更好的職位爭取,為什麼你會想要一個比自己的背景資格更低的職位?這是多數雇主會感到疑惑的事情,因此。他們會懷疑你的求職動機,可能是懷疑你只是過渡期想來這領薪水,等更好的機會就走人?或有什麼走投無路、見不得人的原因?(譬如名譽破損、信任議題等)
![]() |
人才過剩的時代,資格過多的求職申請其實相當常見,這相當考驗人資與雇主用不同觀點看待這類別求職者,並從中挖寶;同時,也考驗著求職者面對自己資格過多時,對於自身的檢視與求職動機的包裝。 |
2. 用換位思考來面對資格過多的求職申請:給予對方信心很重要
如果你抱持特定目的而想作降級求職,有個很重要的動機認知是,要知道:這是種選擇,而不是必須。因為這大大攸關了雇主看待你的角度,如果這樣的行為是出於『必須』,勢必更容易引發擔憂。譬如說有些求職者可能是離開職場過久、或是總是用同一種方法做事,造成了實質能力無法對應到年資價值,而不接受較低的薪酬等級和較低的職稱,這當然是處於不利的求職狀況。而如果是出自『選擇』,這將會扭雇主心中觀念:從原本過多資格,轉變成及格+好處,這也攸關未來你你重回原先職位的談判力。
因此,請客觀評估自己這樣的求職動機(如果發現是必須,要思考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,優先正視自己的問題),具備對的意識,換位思考雇主的擔憂,並且主動並正面去做溝通,這裡包括了幾個關鍵:
- 保持動機透明
- 聚焦雇主所需範圍
- 重新定義負面觀感
- 詢問開放問題
- 善用求職信
![]() |
有些想要尋求轉型但資歷過多的求職者,雖然跨出了好的第一步:透過申請降級職位來擴充能力,但卻在面試時容易過不去『自己的自尊心』這關,忘記了雇主也需要你能給予他信心,去相信:你也是等同於其他同資格水平的候選人,而經驗不會阻礙你的發揮。 |
而下次在面臨Overqualified的轉換時,在面試時也別忘了:給予面試官信心,讓對方知道你對所應徵職缺是能作出承諾,並是基於理性判斷進行的選擇,不會因為一時感覺不對就隨時就離開(你會發現很多擔憂:最終連結到求職者『穩定性』的問題)。而這會需要伴隨不同面試官,做重複數次的強調,才能逐漸去消弭雇主想要趨避風險(聘用的不適合的人)的念頭。